3月3日,豹變獨家獲悉,拼多多的微信小程序主頁近期上線了“交朋友”功能,將在拼多多用戶間發展陌生人社交。
一位拼多多匿名員工告訴豹變,該功能目前屬于小范圍測試,未來或將考慮加入拼多多APP中。
目前,“交朋友”功能位于小程序下方的彈窗快捷鍵,而在主頁菜單欄中的“老友圈”條目,也與“交朋友”點開后的內容相同。
在用戶界面和交互邏輯上,“交朋友”的界面與微信朋友圈、拼多多拼小圈類似,但不同于兩者為好友可見,“交朋友”為好友不可見的純陌生人社交,互不關聯。
在內容類型上,目前平臺內容多為征婚交友類動態,用戶發布動態時自動同步到“心情隨想”和“誠意交友”兩類話題中。
在審核上,相比其他交友平臺需要進行嚴格的資料審核和身份認證,“交朋友”不需進行任何身份審核,用戶只需登錄拼多多小程序即可使用。
此外,“交朋友”主頁也存在一些為制造熱度而推出的低俗內容,例如“保姆才來半年,就睡上了我爸的床”“老公出差公公走進房間要跟我睡”等。大量用戶參與了這類話題的討論,每條討論均收獲數百評論,成為目前產品內互動量最高的內容。
豹變發現,目前使用這一功能的活躍人群大多為中老年用戶,且以三四線城市及更廣大的下沉市場用戶居多,不少人都發布了婚戀征友動態。
針對“交朋友”功能存在的信息審核不足、低俗話題引導、和拼多多嘗試陌生人社交的發展規劃,豹變嘗試聯系了拼多多,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復。
1
本次推出“交朋友”功能,并非拼多多首次試水進入社交。
作為一個擁有超過6.3億月活的app,拼多多過去一年里正積極通過引入社交內容拓展自身邊界,補齊短板。
2020年2月,拼多多推出了社交功能“拼小圈”,成為拼多多沉淀熟人關系鏈的首個嘗試。
平臺對此給出的理由是,疫情期間很多用戶在電商平臺選購醫療防護等商品時,缺乏必要的決策參考,存在“誤買、亂買”等行為,用戶需要一個基于熟人社交關系的已購商品評價體系。
按照拼小圈的設計,用戶在拼多多消費購物后,購買記錄將自動發布到拼小圈,用戶可以與與好友分享買過的好物,對朋友的分享進行評價、點贊。
但在今天實際體驗中,拼小圈的意圖顯然已經不止于好物分享,除去好友之間購物記錄的分享功能,拼小圈中過去一年同時上線了好友問答、好友合唱、一鍵做影集、魔法相機等功能。
通過使用好友問答和合唱,拼小圈用戶之間可發起各種知識問答競賽游戲和K歌類娛樂互動。在問答中,大量問題均吸引了超過百萬用戶參與回答。用戶不僅可以自己回答,也可以邀請拼小圈好友一同參與。
當使用“一鍵做影集”和魔法相機功能時,app將讀取用戶手機相冊,識別具備關聯性的照片,自動將照片分類為風景、美食、人物、地點等類型并配上音樂,按照模版為用戶自動制作視頻影集和P圖。
在完成影集制作后,拼小圈鼓勵用戶將相冊內容分享至拼小圈內與好友分享領取紅包。豹變測試發現,制作上傳一個影集可獲得0.05元紅包,但需要拼多多讀取手機內的任意照片。根據系統提示,每周首次制作影集可領取三次紅包,領取紅包分別來自上傳影集、好友評論和轉發。
2
近年來,電商平臺試水進入社交的并非拼多多一家。
在試水“電商+社交”關系上,淘寶、京東也曾推出了“洋淘”“京東發現”,同樣主打基于自建的用戶社交圈,供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分享好物。
三款產品探索社交的不同之處在于,拼小圈默認開通后就可以將用戶購物信息自動抓取和同步至拼小圈,后續不需征求用戶意愿。而淘寶、京東則更加克制和謹慎。
淘寶“洋淘”不會自動同步用戶的購物信息,只有當用戶完成購買發布曬單帶圖評價,有分享意愿時,動態才會自動同步到“淘友動態”中,供好友轉發、點贊、評論。
京東發現則主要依靠“鼓勵用戶曬單、獲得積分獎勵”的形式試水,產品結構上類似小紅書的種草模式。系統將會向陌生用戶推薦優質曬單,以及用戶分享的圖文視頻內容。
也因為這種大膽嘗試,隱私泄漏問題成為拼小圈上線以來遭遇的最大質疑。
在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上,有多起指控拼小圈的投訴,其中大多指向拼小圈隱私難以保障、未經許可過度獲取敏感信息等。
一位用戶的投訴顯示,開通拼小圈功能前,拼多多并未盡到詳盡的告知義務,系統自動同步了該用戶的購物記錄,讓他在朋友圈中“社會性死亡”。他認為拼多多嚴重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向客服投訴索賠,僅獲得50元優惠券賠償。
一位拼多多前員工認為,相比于其他電商平臺進軍社交引起的大范圍討論和指責,拼小圈并未引起討論,與拼小圈的目標人群有關。拼小圈的用戶大多是三四線城市用戶,這些用戶對個人信息和隱私的敏感度不高。
而且,這部分用戶對智能手機和網絡的了解不多,反倒容易在適應玩法后留下來。
此外,相比于一二線城市對隱私敏感的消費人群,這類用戶在網絡上整體聲浪較小,即便遭遇隱私問題挑戰時選擇發聲,也不會引起大量關注。
3
流量,成為今天中國互聯網市場上最寶貴的資源,也日漸成為最稀缺的資源。
當拼多多五年內達到6.3億月活用戶時,電商市場的用戶增量已經逐漸到頂。
焦慮困擾著這場博弈中的每一個玩家,無法提高增量的情況下,如何盤活存量就成了各家平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盤活存量最有效的方法,不僅在于促銷和補貼,更在于建立和強化平臺與人之間的聯系,盤活和深耕存量用戶,提高用戶價值和粘性。發力社交內容,是這個過程中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無論是拼多多、淘寶、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還是抖音、快手等開始發力電商的短視頻平臺,過去一年中都在強調社交關系鏈和用戶留存的重要性。
今年春節前夕,抖音便灰度測試了添加QQ好友、微信好友等功能,鼓勵用戶關聯社交賬號,將更多的社交關系與抖音關聯。這一策略最大的期望在于,希望將微信的熟人社交關系也復制到抖音中來,進一步提高產品的使用時長和活躍度。
這一舉動,在不少人從業人士看來,是以一種偷襲珍珠港的方式,再度向最大的流量池——騰訊系產品發動進攻,每一個玩家都在覬覦著社交平臺牢牢掌握的關系鏈。
而對于已經在微信關系鏈中獲益匪淺,在下沉市場熟人社交關系中崛起的拼多多,未來恐怕已經沒有更好的平臺導流能帶來更多的轉化和增量。所以,拼多多利用牢牢掌握在手中的流量,盤活和從新塑造有效的關系鏈的意義不言自明。
相比于一年前拼小圈被放置于拼多多APP首頁最醒目的位置,眼下“交朋友”在小程序端的試水,更像是一次謹慎的嘗試。不過,拼多多急于沉淀各路社交關系鏈,留住更多用戶的意圖已經難以掩飾。
從過去一年拼多多主推的業務來看,無論是拼小圈、多多買菜、還是當下“交朋友”功能,本質上在做的都是同一件事,在吸引足夠多的流量之后,增加足夠多的用戶打開頻率和使用時間。畢竟,流量就是生命,社交則指向金錢。
但相比于以往復制熟人社交圈的路徑,盡管“是朋友就幫我砍一刀”可能會惹人厭煩,但也不至于存在多大的風險。而以婚戀交友為主要基調的陌生人社交,也可能成為騙子泛濫的詐騙圣地,潛藏隱患。
在拼多多平臺上,這類用戶可能是喜歡占便宜、整體聲浪較小、又能成就平臺增長的主力。
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罔顧審核和管理,只重視流量和增長而盲目選擇缺少規范的婚戀交友內容進軍陌生人社交,背后的風險也可能將平臺引向出事后的輿論災難和公關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