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互聯網平臺強制商家“二選一”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一亂象何時能真正結束,至今仍困擾著不少商家。繼餓了么逼迫商戶“二選一”事件之后,又一出互聯網大戰打響。
01
唯品會陷“二選一”事件
9月3日,上海眾旦(愛庫存)通過官微發布了一條“關于抵制唯品會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聲明。
在聲明中,愛庫存表示,近期有商家反饋,唯品會明令要求商家不得與愛庫存繼續合作,強令商家下架在愛庫存上的所有商品與活動,并對商家商品進行日常巡檢,一經發現在愛庫存上繼續有售,唯品會即對商家進行通告懲戒,甚至直接下線商家在唯品會上的所有在售商品。
對此,愛庫存要求唯品會立刻停止“二選一”行為。同時表示,對于唯品會侵犯愛庫存、商家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已經掌握了大量的有力證據,將采取進一步行動的權利。
自愛庫存聲明之后,唯品會的回應只有三個字:不屬實。
02
互聯網平臺的品牌之爭
眾所周知,唯品會是以低價為品牌去庫存切入的電商賽道,平臺上已經吸引了大量優質品牌。從唯品會近期披露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務報告上來看,唯品會以241億人民幣的凈營收,實現了連續31個季度盈利。
但是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唯品會也逐漸失去了價格的優勢。
疫情影響下的品牌廠商,為了清除庫存,尋找更多電商平臺,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2017年進入電商賽道的愛庫存,也成為品牌廠商多元化布局的平臺之一。
電商之戰日益激烈,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和商業模式,獲取更多的流量和用戶,在眾多平臺中立于不敗之地,是這些互聯網平臺真正需要思考的重點。
03
商家之痛誰人知?
顯然,電商行業已經走入關鍵的下半場,正在積極備戰雙十一大促,唯品會與愛庫存為了搶占品牌與流量,奪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在激烈的交戰背后,最后遭殃的卻是商家和用戶。
對此,愛庫存也表示,希望所有平臺都能夠從大局出發,真正站在廣大商家的立場,真正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只有如此,整個中國電商產業才能健康、良性地發展。
04
良性競爭 才能走的更遠
在互聯網時代的推動下,電商平臺之間二選一,這類“有你沒我”的事件時有發生。不可否認的是,這種不遵循市場良性競爭規則,一味地打壓商戶搶占市場,想要一家獨大,只會成為電商行業發展的絆腳石,讓一個充滿活力的市場失去多元化的選擇。
平臺與商家本應該是互利互惠的關系,不正當競爭,不僅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更違背了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基本原則。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專注自己的業務發展,才能吸引更多的商家與用戶。
而作為電商平臺的商家,也不妨考慮在不同平臺上架不同商品等方式,平衡與平臺方的關系,避免在“二選一”的競爭中受到不必要的影響。
原創:無圈子不電商
文章來源:公眾號(老高電商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