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都在哪個平臺網購呢?淘寶?天貓?京東?還是拼多多?有很多網友表示之前從來沒在拼多多上買過東西,原因是:太便宜了!擔心質量不好。據小編觀察,身邊的朋友有很多從拼多多上買東西的,反映東西不錯。這里小編和大家談談價格為什么這么便宜?
為什么拼多多上商品價格那么便宜,咋賺錢的?他們的貨源從哪來?
快遞選擇和快遞運費低
可能我們普通買家,平時寄個東西或者退個貨,基本快遞運費要5-20元不等,那么你們知道日銷三千單以上的商家快遞費是多少嗎?據我所知,義烏是全國運費只要1.8元。這樣對于商家來說光運費就能省下來一大筆,比如一件商品9.9包郵,其中成本4元,運費3元,還有3元的利潤空間,客單價不高,但是在客單量帶動下,整體利潤也是可觀的,也就是所說的薄利多銷。
庫存貨和源頭工廠再加工
首先就是清庫存貨
平臺上很多賣家每年總有一些滯銷庫存,或尺寸庫存。其實在平臺上,許多低價爆款的商品多來自工廠庫存,存貨過時,賣不出去或原本定價過高賣不動,以前這些庫存積壓只能通過地面渠道,比如地攤等銷售,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庫存貨要么送要么低于成本價賣。
而在2016年拼多多出現后,這些庫存逐漸流向拼多多平臺,以稍微高于成本價的價格進行出售。商品本身產品質量還可以,加上價格不高,因為大多拼多多的客戶第一注重的就是價格,所以自然會吸引很多買家。
其次就是源頭工廠
拼多多本最初是低價做起來的,因此越便宜優勢越大,那些源頭廠商更是想辦法把成本壓低,或者是通過再加工把用料減少,或者是把商品取消貼牌,因為很多品牌產品貴的就是品牌,經過再加工之后也就成了9.9包郵這種不可思議的價格。當然這種主要是給對價格有要求的自愿選擇的消費者提供的,當個別買家收到貨之后抱怨質量不行也是預料之中的,因為你不是它的目標群體。
另外,就是平臺的營銷模式
比如付費流量位變為虧本活動位等營銷活動規則,這里小編就不細說了。
那么,總的來說他們的貨源怎么來?
小編了解了一下,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網站貨源:通過阿里巴巴、1688等這些相關網站平臺采購或一件代發。
商家貨源:自己有工廠,或者也有在做拼多多工廠的渠道,有價格優勢,成本自己把控。
批發市場:直接溝通選擇從一些大型批發市場進貨。選擇從批發市場進貨要盡量避免壓貨的問題。
直接聯系廠家拿貨:直接去義烏、臺州、湖州等這些地方,基本上他們都是有一些產業集群的。再加上直接找工廠,在成本上會有一些優勢。
當然,拼多多上也不全然都是9.9包郵,2元包郵等的價格低廉的商品,這在于消費者的選擇??傮w來說,就是一分錢一分貨,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品,才是理性的消費。